游红色景点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建党百年 >> 游红色景点 >> 正文
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61)邓小平故居
发布时间:2021-05-06     作者:   分享到:

探访红色景点,追忆红色故事。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英文学院党委在“西外英文”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专题栏目。红色印迹“云”参观,峥嵘岁月共感怀,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铭记历史守初心,锤炼才干行使命,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

景点地址:四川省广安市

一、景点介绍

邓家老院子大门上方悬挂着江泽民1998年2月亲笔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的匾额。正堂屋是当年邓家接待客人的地方,正堂左边居室是小平祖母戴氏的住房,右边是小平父母的居室,挨近父母居室的是弟弟邓垦、邓先治的住房。室内分别存放着红色柏木雕花床和简单的衣柜桌凳。北转角是邓家饭厅,存放着一张普通的方桌和凳子,当年邓家十几口人在这里用餐,饭厅后侧是厨房和猪邓小平故居牛圈。东南转角处是邓家的作坊屋,很宽大,一分为二,一半是粉坊,一半为酒坊。粉坊内至今还存放着一副石磨。

南北厢房造型格局基本相同。南厢房一共三间,两边是客厅,中间是过厅。北厢房一共五间,紧挨饭厅的那间房屋是小平当年的起居之所,约20平方米,里面存放着小平当年降生的雕花木床及衣柜,靠窗户边摆着十分普通而又不同寻常的一张桌子和凳子,桌面上小平当年读书习文用过的油灯和纸、笔、砚至今尚存。其余四间分别为横堂屋,是姐姐邓先烈,妹妹邓先芙、邓先群的住房和堆放农具的地方。邓小平虽然在故居生活只有短短的15个春秋,但养育之地却令伟人终身难忘,后来他一再嘱托"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这句话也成为广安市人民政府的核心追求。

故居内原设有三个图片展室、七个文物展室。陈列主要分"革命年代"、"建国时期"、"动乱岁月"、"开创新时期"、"外事活动"、"休戚与共""92南巡"、"多彩情趣"八个部分,展现了伟人光辉的革命历程。

今天重新拜访这座被当地称为"邓家老院子"的三合院,只见粉墙黛瓦、木柱石础、青石铺地、院内铁树绽花、屋后竹影婆娑,庭前河塘泛绿等自然景色蔚为奇观,与四周相映成趣,充盈着浓郁的蜀乡风情。


据说,这院子是经过了邓家祖辈三代人的努力方才建成。整个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共十七间瓦房。北厢房是邓小平曾祖父邓心早所建,距今约二百年;正房是他祖父邓克达所建,距今一百多年;南厢房是他父母所建。解放前邓小平祖辈三代就住在这里。邓小平在此度过了十五载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反映邓小平故居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邓小平故居》最为有名。

二、景点背后的故事

战友情深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7天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邓小平率全家子孙最先来到灵堂。他向刘伯承三鞠躬,长久地伫立在遗体前,凝视着,深思着,隐忍了近半个世纪的泪水,在这一刻完全宣泄给了自己挚爱的师长和战友。

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率4个主力纵队共12万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从8个渡口、150公里宽的地段强渡黄河。随后进行的鲁西南战役,刘、邓率领15个旅的兵力,经过28天的连续作战,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

在现在看来,挺进大别山或许轻松简单,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谈笑间即可完成,但当时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刘、邓大军均不占优势。险象环生之时,刘伯承用“忧心如焚”四个字表述自己焦灼心情。邓小平也回忆那是自己一生中最为紧张的时刻。“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然而,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正是一次次的共赴死生,让“举轻若重”的刘伯承愿意把身后大事托付给这位“举重若轻”的好兄弟。

恢复高考

“文革”后刚一复出,邓小平就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从这个时候开始,邓小平在探索和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就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来抓。他不仅领导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情系“希望工程”,而且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们的猜测中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是邓小平在复出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地作出了一个关系到中国几千万知识青年命运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以头条新闻发布了这条几千万青年在焦急等待的消息。那一年的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参加高考。距此半年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招生。这是世界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两次的实际考生总数达到了116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