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色景点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建党百年 >> 游红色景点 >> 正文
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86)华罗庚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1-05-20     作者:   分享到:

探访红色景点,追忆红色故事。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英文学院党委在“西外英文”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专题栏目。红色印迹“云”参观,峥嵘岁月共感怀,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铭记历史守初心,锤炼才干行使命,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

景点地址:江苏省常州市

一、景点介绍

新建的华罗庚纪念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总体规划中的城南风景区,临近金坛博物馆、段玉裁纪念馆和市体育馆,视线开阔,水陆交织,风景优美。金坛有关方面表示,将把新馆建成一座纪念华老一生轨迹,反映华老一生事业与追求、体现华老精神,具有特定气质和魅力的建筑。

馆内还直观展示了华罗庚生活工作情景,有大量珍贵的实物原件。另外,展馆里还原样摆放了华老生前使用的轮椅、办公桌、手杖、万能尺,以及大量手稿、书信、明信片原件。

华罗庚纪念馆新馆2005年3月开工,总投资1000万元左右,2006年11月12日开馆。新馆包括报告厅、贵宾室等部分,陈列分为上下两层,大厅矗立华罗庚先生铜像,铜像后安置华罗庚夫妇合葬骨灰,设有复原的华罗庚故居,图文展板配合实物展出,另外加入幻影成像技术,表现华罗庚归国之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与同学道别的一段情景。展览共分六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当代自学成材的科学巨匠;第二部分: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第三部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第四部分:精心扶持新一代成长的杰出教育家;第五部分: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第六部分:华罗庚与故乡展览反映华老一生的事业与追求,体现出华老激励后人的精神。此外,为配合中小学生兴趣,在展厅设有四处趣味数学游戏的触摸屏。华罗庚纪念馆既是金坛市人民纪念华罗庚精神的家园,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缅怀华罗庚业绩、继承和发扬华罗庚精神的重要场所。



二、景点背后的故事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中共党员。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其数学才能被老师王维克发现,并尽心尽力予以培养。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新婚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 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 年3月,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不顾反动当局的限制,在昆明为青年作“访苏三月记”的报告。1946 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来到美国与其团聚。

1949年,华罗庚毅然放弃优裕生活携全家返回祖国。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1952年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20世纪50年代,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空气下著述颇丰,还发现和培养了王元、陈景润等数学人才。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并于翌年入党。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建设第一线。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