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红色景点
当前位置: 学院主页 >> 建党百年 >> 游红色景点 >> 正文
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88)红旗渠风景区
发布时间:2021-05-21     作者:   分享到:

探访红色景点,追忆红色故事。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英文学院党委在“西外英文”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专题栏目。红色印迹“云”参观,峥嵘岁月共感怀,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铭记历史守初心,锤炼才干行使命,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

景点地址:河南安阳林州市

一、景点介绍

红旗渠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面积为五平方公里。红旗渠风景区是由红旗渠分水苑和青年洞景区组成,主要有红旗渠纪念馆,分水闸,络丝潭瀑布。

红旗渠风景区被称为"中国水长城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96年9月,被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土资源局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称号。2016年10月,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青年洞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牛岭山下方,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青年洞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1500,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

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洞名。


2.十水言碑

此碑叫"十水言"碑,碑文由原国务院扶贫办顾问、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所撰。全文是"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红旗渠引来漳河水,水库蓄住了山谷水,红旗渠灌满库池水,浇地渠库池齐放水,一渠水可顶两渠水,平整土地合理浇水,大家都来节约用水,关键保好渠管好水,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3.虎口崖

虎口崖,崖高百丈,山崖向外突出十余米,像老虎张开的大口。修渠时,山崖上时有松动石头掉下来砸人,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队员,像雄鹰展翅在空中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叫虎口拔牙,于是此山崖被称为"虎口崖"。


4.分水闸

红旗渠总干渠在此分为三条干渠,依山远行,深入林州腹地,润泽着林州54万良田。该建筑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闸底高程454.44米,海拔低于渠首进水闸底10.31米。闸房上空高擎郭沫若"红旗渠"三个大字,是红旗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5.络丝潭瀑布

络丝潭是著名胜迹漳河九峡十八断中最为壮观的一断:天桥断。断者,断落下跌也。水在上游谷底形成半环形瀑布,势如壶口。

6.廊桥

青年洞主入口标志性建筑红飘带--廊桥,是红旗渠形态的延伸,红旗渠精神的升华。集票务服务、购物、交通等功能为一体,在解决游客跨省道安全基本功能的同时建成了景区景观工程。

7.创业洞

最困难时期,东姚公社的民工开始了凿通创业洞的工程。该洞长63米、高5米、宽6.3米。

8.两半山

将太行山腰劈开,在崖壁上留下敲打痕迹,最终得到两半山。


9.团结洞

地处林县最南部的临淇公社属于红旗渠非受益地区,隧洞长26米、高5米、宽6.3米。

10.老炮眼

老炮也叫烧炮,因这里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也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就这样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


二、景点背后的故事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饥寒交迫

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与山西、河北接壤,耕地89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水浇地仅1万余亩。全县70万余人。

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

1936~1943年,大旱20余次。1640年、1769年、1835年、1877年都曾发生过人相食的惨事。1942年华北大旱,加上日寇扫荡,国民党抢掠,全县10800户逃荒,饿死1650人。解放前四十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一位媳妇挑水时,因不慎摔倒,把水倒了,回家上吊身亡。有的人被一桶水逼得妻离子散,悲剧重生。因为缺水,林县96%的地区是光岭秃山。

1944年林县解放,党和政府给林县极大的关注,先后打了两千余口井,但对一个地域广阔的贫困山区仍是杯水车薪。1957年县委提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修建了三座小型水库和英雄渠,但仍然摆脱不了干旱的威胁。多年同旱魔抗争的林县领导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必须采取引蓄相结合的方法,将山西的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县,除此别无选择。但要用锤头、铁锨、双手在悬崖绝壁上开挖几千公里渠道及建造几千座附属建筑物并非易事。

林县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在三年自然灾害生死攸关向威迫的形势下,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名农民组成的水利队伍进入各段工地,从此揭开了红旗渠工程的序幕。

工程序幕

按照县委部署,总指挥部将渠首到分水岭70多公里的干渠任务打桩立界,全部分配到15个公社。3.7万名民工挤在峡谷、山村,一是缺少住房,二是道路不畅,天气寒冷,困难重重,尽管山西省平顺县沿渠社队群众腾出230间房子,但队伍压境,房子远不够用。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毫无怨言,自己动手,战胜困难,几个布蓬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总营帐,三个石头支起来,就是烧锅煮饭的伙房。有的住山洞,睡席棚,有的住在山崖下,白天到山上割草,夜里铺在石板上便是"床"。有的村庄优先照顾妇女,搭起席棚先让她们栖身。

有人赋诗曰:"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做绒毡,高山为咱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城北大队40多名妇女挤着坐在一个席棚里,被子潮湿,不能挨身,好天到阳光下晒晒还好过,就怕阴天晒不成。

连长见有人擦眼泪,急忙安慰:"困难是暂时的,咱不吃点苦把漳河水引回去,能让子孙后代一直种旱地吃糠咽菜吗?谁愿意叫孩子打光棍娶不上媳妇呢?咱们受点潮挨点冻,为的日后有水喝,有粮吃,睡个暖和觉。"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泽下公社几个村的民工住在山沟里,啃着冷窝头,喝着山泉水,两天没吃上热饭,谁都没发牢骚,大家心里想的是修渠,为的是建设自己的新山区。

人工天河

在建渠过程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自己建造了大部分材料。其中水泥自己制造了5170吨,占总量的77.1%;炸药自己制造了1215吨,占总量的44.3%;石灰自己烧制了14.5万吨,占总量的100%;所用的工具也是自己修的。

条件是艰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林县人民正是靠着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共产党的带领下,铸成了这条人工天河--红旗渠。